栏目: 其他说说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2022-08-17 00:00
说到地域文化差异,有一段很经典:
对于外省人来说,东北三省就像一个省,这源于地域文化的高度一致性;广东一省等于三省。外地人好像听粤语,但内里也有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相关菜系划分清楚,但大体上仍属于岭南文化。如果真要在全国找一个“一变三”的省份,陕西应该是最典型的一个。从南到北,自然地理被划分为三个单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情: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川渝文化,从而形成了陕北三个鲜明的面貌。三者和谐共存,
陕西三大地形
1、 陕西旅游:分而治之还是联合?
很多人对陕西的了解,可能是《平凡的世界》中的“连绵黄土高原”、“黑色植被”、“大风大浪”、“枯黄底色”;或许是“白鹿原”一碗让人流口水的油辣面;或许就是《楚汉比武》中雄伟的长安城吧……
就像盲人摸象,片面的印象无法准确描绘真实的陕西。正如很多人不知道的,中国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并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陕西关中平原。
陕西东接山西、河南,西接宁夏、甘肃,南接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秦岭山脉自省东向西延伸,与黄土高原形成南北对峙。由北向南形成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汉水谷三个地貌区。
陕西行政区划图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已成为陕西的支柱产业。2018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5.48%,旅游业就业人数超过12%。但区域旅游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在陕西12个城市中,独树一帜的西安与其他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自古就是区域地理文化的核心。在方言、美食、历史、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成为陕西旅游的“代言人”。许多外国游客几乎把西安或关中地区等同于整个陕西。
从地域文化上看,陕北、关中地区普遍位于“大观龙”地区,自然人文环境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辽阔高原上的陕北粗犷豪迈,八百里秦川关中深邃肃穆。
陕南与川渝地区处于同一地理单元,文化交融,江南风光秀丽。但由于行政隶属北方政权管辖,文化习俗受到很大影响。
在独特的地理格局和文化氛围的共同作用下,横跨中国南北的陕西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貌。以西安为核心,关中是发展的中坚力量。陕北为能源储备,陕南为生态后花园。封臣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全球旅游业如火如荼的时代,如何打破现有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资源影响力,释放旅游生产力最大价值,是陕西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全省“加载陕西入西安” 是中国的“结合”,还是因地制宜、优化形势的三大旅游目的地“分而治之”?
联合还是分而治之?哪个是更好的选择?首先,我们要了解三者的特点。
2、陕北:黄土高原,粗犷荒凉的气息
靖边波浪谷
陕北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地处内陆深处,属于半干旱农业区。它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河谷纵横,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人们在沟壑中喊叫着,却要面对面走很长时间。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经济以能源工业为主;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突出。
旅游业因地制宜,以黄土、风积地貌、黄河峡谷、红色旅游、民俗风情等资源为主要资源。最典型的旅游元素是“洞穴民居”。
窑洞景观——在深黄的土壤上,有一群粗犷的人,幽静的窑洞。
陕北“洞土窑”的生活习俗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半坡文化,它代表了中国先民在黄河中游的生活经历的演变:原始窑洞-人工窑洞-半窑洞-土窑洞-现代窑洞。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建筑用材稀缺。于是先民取当地材料,用脚下的黄土盖了棚。土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效果好,建设成本低,因此代代相传。一般来说,
传统土洞居与现代“洞居”建筑
纵观中国礼泉网红景点,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IP,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同时,这种相对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保留了它的独创性,与现代建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成为了很多都市人的向往,成为了“陌生人”所无法企及的美好。
越古老,越有文化;越简单,心灵越平静。有些人长期被囚禁在城市圈,渴望找到一种新的解脱和放松的方式,激活休眠的生活,享受独特的体验。于是,陕北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古老生活方式,升级为特色旅游度假屋,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喜爱。
陕北旅游的特色在于“地道”。在严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创造简单朴素的生活,静心、呐喊、观望,或许也是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逃离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净化心灵的一种方式。远离城市的喧嚣,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满足都市人体验生活的品味。这就是陕北窑洞现代化的原因。
3、关中:八百里秦川,再行
关中指“四关”,即东通关(汉沽关)、西三关(大镇关)、南吴关(岚关)、北小关(金锁关)。包括西安五市一区、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
古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南靠秦岭,渭河穿境而过。四面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战国时期,张仪将“连衡”的时机呈献给秦徽王。半个多世纪前,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他就曾称赞关中为“这所谓的天府,天下雄伟之国”。
关中旅游作为陕西的主体,以西安为核心。包括花月仙掌第一景和六月太白雪等“关中八景”,还有半屋,姑娘不在外,头上戴头巾。《关中八怪》。可以说,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是关中旅游的两大王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安古城游和袁家村乡村旅游。
长安古都——皇城复兴靠“摇”?
2002年,王志刚老师带领工作室为西安做战略规划时,曾说过:
西安的主导旅游资源仍然是“吃祖传米”。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将旅游业的传统“陕菜”升级为“现代满汉宴席”!在体验旅游时代,西安的旅游业应该定位为“中华文明的朝圣地”。——王志刚《城市中国》
十三朝古都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以其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始终保持着存在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古都一直在衰落。西安如何“打工”,实现“华夏文明的朝圣地”?西安的努力似乎有了答案。
体验经济时代,“乐趣”为王。近日,千年古城西安借助“抖音”平台,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皇城”正处于复兴之势。
2017年底,一位“抖音”用户上传了一段在西安永兴坊喝“一碗酒”的短视频。
2018、2019年春节期间,“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再次引爆话题。大批西安市民和游客加入“抖友”大军,360度展示西安名胜古迹、特色民俗、特色小吃。爆朋友圈,高达1. 8亿次抖音播放。
2018年4月,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顺势而为,与抖音签署协议,全面包装和推广西安文化旅游。目前,已有70多家西安市级机构开设了官方抖音账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西安被冠以新媒体营销的“抖音之城”。让这座千年古都焕然一新,重拾“大唐朝”的气息。
从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是西安旅游的转折点。皇城“动摇”了它的生产力。2018年人气达到顶峰,但2019年急转直下。“网红”的制胜策略在于“新鲜”。“网红”西安的背后,是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重新演绎成可体验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呈现,是内容挖掘、形式创新、古今交融的智慧,地理优势,人脉。. 从根本上说,这是发展思路转变带来的红利,而不是“网红城市”这个称号就能掀起的浪潮。但“新鲜感”很容易过关,
兵马俑和马
袁家村——皇城脚下,“百姓的胜利之地”。
除了西安,关中地区另一个“网红”旅游目的地大概就是袁家村了。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境内,距西安市约90公里,距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唐太宗昭帝陵不到10公里。这是一个人口不到400人的小村庄。曾经是“点灯无油、耕地无牛、粮食靠救济、房子潮湿破旧、小伙子求妻难”的贫困村。 ,群众也挑不出好的”。
改革开放后,袁家村敢想敢做,通过三大转型,以“乡村+古镇”为平台,定位“关中印象体验点”,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做到极致。最高日接待游客18万人次,年游客量过百万,年旅游总收入过亿元。仅卖酸奶一年的利润就超过1000万,带动周边十多个村庄致富,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袁家村四大发展特色
袁家村被吹捧为“网红村”,可见其魅力所在。从根本上说,袁家村彻底摆脱了小农经济思维的束缚。其实是一家伪装成村庄的企业和公司,把酸奶、辣椒面、醋等小产品打造成大产业;亏本了,一定要留着馒头店;增加; 酒吧一条街,韩日风情民宿;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人才;出去学习学习,请专家讲学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整合周边资源,依托昭陵举世闻名的“静”景观,将自身的民俗特色和生活方式与周边历史遗迹的点、线、带、圈融为一体,衔接发展全球旅游的理念,也是袁家村成功的关键。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顺应潮流的思维转变。在休闲体验的时代,游客想要的不仅仅是观光,而是寻找各种美好的“乐趣”体验。这才是袁家村的措施应该因地制宜。
其实,这与西安惠民街的成功颇为相似。两者都以聚落为基础,以“美食”和“民俗文化”为特色。核心生活方式只有一种在城市,另一种在农村。因此,关中的旅游特色不仅在长安的“皇城”,更在乡村。
4、陕南:夹缝中的突破
陕南北接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流,依次为汉中、安康、商洛。其中,汉中、安康自然条件具有典型的南方地区特征,商洛具有典型的南北过渡特征。
所谓“天下不乱,蜀却乱,天下已定,蜀未定”。公元1271年,蒙古帝国为巩固政权,将巴蜀地区的汉中划归陕西管辖,打破了四川盆地的四塞局面。从此,汉中成为全国少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分属两地的城市。
安康市同样位于秦岭以南,毗邻重庆北部山区。因此,虽然受关中地区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在地形地貌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群山环抱,交通落后,充满未知数,陕南人比陕北和关中人更“迷信”,更依赖于自然的恩赐。旅游资源以自然山川为主。油菜花是区分陕南、陕北、关中的重要标志。也成为陕南旅游发展的关键词。
油菜——一个边缘化的行政城市,它的突破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汉中油菜花海
陕南两大城市安康和汉中,不约而同地将“油菜花节”作为文化旅游营销热点。如今,安康市共举办了12届油菜花节,汉中市也举办了10届。其实,这里的“油菜花”不仅是花本身,更代表了陕南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性策略,最重要的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城市的特色和差异,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他人的认可,形成城市的魅力。
西城高铁开通
2017年12月,西成都高铁开通,两个地理区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
陕南处于社会文化融合和过度经济地理的“尴尬”地带。在成渝城市群和大西安都市圈的“虹吸效应”中,它逐渐失去了“色彩”,应该找到自己的优势。尤其是高铁时代,大山深处的神秘感逐渐消退,原始的优势似乎消失了。“油菜花”让陕南旅游看到了夹缝中的曙光,成为了省内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同时礼泉网红景点,在这个追求自然、绿色生活圈的时代,生态旅游的发展恰逢其时。这是陕南油菜花节的“时间”。
但现阶段油菜花旅游还停留在观光产品阶段,缺乏参与度和体验。如何以油菜花为媒介,更好地融合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将文化内容嵌入旅游产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下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难题。
陕北、关中、陕南的地域文化差异,形成了陕北三张独特的面孔。在这个“玩”的时代,人脸下的人文与自然密码不断被破解,旅游动能加速,为关中平原的重新崛起和南北城市发展的突破带来新动力陕西。.
总而言之,从最初的真实到最终的目的地,旅游业必须找到目的地的“灵魂”,游客必须找到生活的“灵魂”,陕西的三张脸哪里找“灵魂” ?
正如王志刚老师所说:未来的旅游必须回归“诗酒田园”。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