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道家五大精华
1、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问题有点大,每个人说出来的都很片面,正应了“道可道,非常道”,建议读民国许地山写的一本叫《道教史》的书。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老子说: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5、从接触到认知,从表象到实质的认识过程,这才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万道至简,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存,有已知的道,也有未知的道,从无知到有知,才能不断的认知道,这就是对道应有的理解。
6、老子说: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7、清代纪晓岚对道家学术说了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8、: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9、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
10、三花聚顶神功。除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外再无一人能够练成的神功。传说此神功修成之后,万毒不侵,万刃不加,万劫不坏,乃是天下最强的内功。
11、这是老子在介绍什么是“道”之后,进而提出的一个观点。具体就是:
12、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列寇,又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13、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精华,形成了道家系统的理论。战国时期,庄子发挥了道家学说,道家成为一种思想流派,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
14、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15、太极剑法。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剑法,讲究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以不变应万变。太极剑法的精奥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如撒出了一张大网,逐步向中央收紧。这路剑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种各样的圆圈,要说招数。可说只有一招,然而这一招却永是应付不穷
16、老子说: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17、道家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18、扩展资料
19、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顺应自然,清静无为,道家是春秋时老子创立的思想,同时老子的思想中还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有和无,祸和福是相互依存的
21、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在文化史上,他是与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22、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2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4、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这一思想流派产生于春秋时期,与儒,墨,法等思想流派并称于世,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
25、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26、顺其自然。
27、“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妄为,顺自然规律而为。“无为”和“自然”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哲学理念,拆开来看就会导致望文生义,理解偏差了。
28、答:道家思想的精髓8个字是“道法自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和为贵”(三生万物)。
29、道家思想,是以老子《道德经》为其基本原则,以道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哲学思想。其最核心的观点是对道的认识。按照道家思想,道是宇宙万物之总源,“道法自然”,“一阴一阳,为之道”,就在于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本的朴素辩证法。
30、老子说: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道家五大精华
31、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老子所说的“道”有以下几层意思:
32、道家以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人类,认为要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
33、道法自然。
34、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35、道家思想流派的主张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主张以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做一切事情。自然就是有其自然规律的道。
36、道家思想的精髓就四个字:“无为而治”。
37、道家思想一贯主张要尊重自然,顺其自然,不做有为之事,要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是顺其自然思想的体现。仅供参考
38、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39、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40、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41、:无为而无不为。
42、道家著名人物都有: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黄帝等。
43、太极拳。集道家武学之大成的拳法,讲究太极圆转,永无止境,用意而不用力。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
44、:治大国若烹小鲜。
4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6、老子的核心思想收录于《道德经》中,老子是集上古圣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后来的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4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48、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49、老子说: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50、答案如下:
51、如果真的能够悟透这其中哲思,对生活也会有很大助益。
52、老子说: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53、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
54、“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55、无为而治。我们经常讲道家的“无为而治”,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道家精神凝练的总结。但是就是因为它太精练,使得少有人能够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56、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57、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可以简单概括为“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58、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59、道家思想的精髓主要就是让人要像水一样,即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说,人是遵循地而生存发展的,地是遵循天而发挥作用的,天是遵循道而变化运行的,道则是遵循自身的状态和规律,也就是自然而然。
道家五大精华
61、老子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62、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
63、宇宙的本源是混沌,是虚无,是道!世界是道的产物,是存在,是有,之后才有了万事万物,所以,任何人任何事在这个世界里生存都要遵循各自的“道”,不要擅自做主去做有违“道”的事,不要去自作主张改变其它人或事物的“道”,无为而循道,天下大治!
64、:治人事天莫若啬。
65、道家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66、老子说: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67、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68、道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源,道家在哲学、政治、道德、人生观、美学、宗教等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蕴。
69、道家的思想精华那就是道法自然!道家学派的名字,来自于道。而道的原意是道路,这就是最浅层的最原始的本意。也是道家思想精华所在。
70、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71、老子说: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7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74、纯阳无极功。武当纯阳无极功是道家功法之精华,由张三丰所传授,此功法是武当派最高内功心法,也是护体防身必须修炼的功法。此功内外双修,动静结合,内练五脏六腑,外练筋骨皮,通过长期吸运、闭、喷气,并配合身体外部、躯干、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动作的锻炼和排打,达到却邪扶正,治伤除病,外可抗击承打之功效。
75、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
76、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反对繁琐苛刻的法令,反对斗争,认为这是天下安宁的根源,要统治者满足现状,不要有所作为,一切听其自然。道家认为,"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是最美好的,那里没有压迫剥削,人们处于"自然"状态,过着简朴的生活,一辈子不相往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的辩证思想,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还通过儒学和佛学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77、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据传曾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78、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79、道法自然
80、道家的精华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
81、“无为而治”就是社会生态观。“无为而治”就是因任自然,不恣意妄为。也就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
82、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盘古为远祖、伏羲(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83、“道法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
84、道家思想主要观点之二就是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而冶有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无为而治其实是要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
85、:善用人者为之下。
86、道家思想主要观点之一就是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
87、九龙狮子功。九龙狮子功又叫“九头狮子功”、“劲气铁布衫”,是武当大字门的一套硬功,被称为“武当大字门第一功”,威名颇盛。九龙狮于功仅六式,两月便可练成金刚之驱,如着龙鳞护体,并可大增气力。据说此功练至大成,每出一拳一脚均有九龙九狮之力,此功之名由此而来
88、“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
89、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
90、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
道家五大精华
91、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92、道,无名,我们思想家们揭示出超乎形象之外形而上的存在,大多数人只思考形而下的存在,即现实世界,他们觉得现实世界是可见的,因此表达它时并无困难,在表达时,虽然使用名字,也不觉得那仅仅是名,名家的思想家,开始对您进行讨论,在思维上乃是一大进步,对名的思考乃是对思考进行思考,他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维,一切型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或至少有命名的可能,他们是可以命名的,老子确指出,除了可以命名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形而上的事物,也并非都无法命名,例如共像,他们是形而上的,却不是无法命名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凡无以命名的必定是形而上的道家所说的道和德,这是属于这一类的概念。在老子第一章里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第32章里又说,道常无名普虽小,天下莫能臣,使之有名。在看第41章,道也无名,在道家思想中,区别有和无,有名和无名。其实这两个区别只是一个区别只是有名和无名的区别,有和无只是有名和无名的缩成。天地万物都是可以赋予名字的。故此称天为天,称地为地,万物各从其类,各有其名。有天地万物,就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老子说始是有名,道是无常命名的,而万物之名又都是由道而来。这便是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作为万物本源,无从命名。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达它,但我们就想要表达它,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加以形容,称它为道,道其实不是一个名字,这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和我们称一张桌子为桌子,不同的当我们称呼一张桌子为桌子时,他有某些属性,使我们可以称它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时,不是因为他有某些可以形容的属性,这个名字只是一个职称。或用中国哲学惯用的词语称他是无名之名。老子第21章说自古到今,其名不去,以用众古,道是万物之所由来。既然物从来自在。道就从来自在,这个职称也就从来自在。它是一切起源的起源,因此他见到了一切的起源。道这个名字既然从来自在,因此它长存。而这在现实之中根本不是一个名字。
93、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94、老子,玉皇大帝,张三丰,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玉始天尊,南极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