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晏殊的七个儿子都是谁20句

晏殊的七个儿子都是谁20句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晏殊的七个儿子都是谁

1、父子关系,晏殊是父亲。

2、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3、北宋诗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晏殊的成就不在仕途,诗词方面的造诣更深。人称他们父子为“大晏”“小晏”。

4、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5、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

6、晏殊和他的第七子晏几道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以词著称于文坛,人们把他父子俩称为“大小晏”。

7、北宋诗人晏殊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又名晏小七。史称“二晏”,晏殊为大晏,晏几道为小晏。

8、晏殊等等其他孩子都没有历史记录,只有第七个儿子著名词人晏几道

9、晏几道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10、晏几道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11、晏殊及其第七子晏几道,父子均擅长填词,故后世以大晏、小晏称之。晏殊据称生平填词万首,现有《珠玉词》传世。但他最主要的身份是政治家,他十四岁入仕,为官五十余年,数次拜相,范仲淹、欧阳修都出自其门下。晏几道号小山,有《小山词》传世。他是晏殊最小的儿子,十余岁中进士,但就是一富贵公子,最热衷填词歌舞。晏殊去世后,其子无一担任重要官职,家族很快陷入困境,他也曾因卷入王安石变法一度入狱。可其傲气不改,苏轼想见他都辞而不见,最终困顿终身。

12、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13、晏殊,字同叔,从小聪明好学,五岁就能作诗,十四岁时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荐参加殿试,和数千名考生同场竞技,毫无惧色,并且很快交卷,受到宋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由此可见晏殊的才华非同一般人。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佳句广为流传。

14、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是父子.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  晏殊(991~1055)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晏几道(1038年-1110年)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15、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其生卒年排行史传也没有记载。近人撰写的晏几道年谱及其他研究晏几道的文章,对他的生卒年和排行均是根据有关材料推算而定。如夏承焘先生编著的《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在“天圣八年庚午(1030)晏殊四十岁”条中云:“叔原约生于此时。”同书又在“崇宁五年丙戌(1106)”条中云:“叔原约卒于此时。”此后,今人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岁均沿用夏说,或定为“1030?—1106?”,或写成“约公元1030—1106年”。关于其排行,今人则多沿用黄庭坚《小山词序》中的说法,或云“暮子”,或云“幼子”,也有明言“第七子”的。涂木水《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一文,解决了晏几道研究中长期遗留下来的这一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者到二晏的故里查阅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该谱对晏几道的生卒年及年龄均有明确的记载:晏几道生于宋仁宗宝元元年,即公元1038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即公元1110年,享年73岁。晏几道是晏殊的第八个儿子。不过,晏几道的三哥从小过继给叔父晏颖为子,这样晏几道也就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了。《东南晏氏重修宗谱》为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由晏殊第二十九世孙晏成玉主修,晏氏后裔历代相传而保存下来,故所载内容应该是真实而可信的。

16、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17、晏殊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18、晏几道是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也是宋时著名的辞赋家。晏几道从小生活丰衣足食,父亲去世以后,家境每况愈下。后来,晏几道发奋图强,潜心六艺,不仅学术百家,而且文才出众。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虽然晏几道晚年过的凄凉,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19、没有资料记载,只记载了晏几道是他的第七个儿子。

20、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婉约派的重要作家。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他的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能动摇人心”。他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他的小令词在北宋中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晏几道也因此被推上了“宋词小令第一”的位置。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