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意思72句精选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意思72句精选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意思

1、典故: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

2、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3、三顾茅庐成语由于其动人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感人色彩,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4、重点词是三。假若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和事,谁会去三次,所以三是重点词。其实少了主语而已。应该是刘备三次去诸葛亮住的卧龙岗。第一次刘备带关羽、张飞去卧龙岗诸葛亮不在,但有留言。

5、故事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刘备正在寻求人才帮助他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他听说了诸葛亮的名字,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便派人前去邀请他。但诸葛亮并不愿意与刘备合作,因为他认为刘备并没有真正的志向和能力。

6、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

7、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8、"愿意为你三顾茅庐的人"是出自于《庐山谣》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非常珍视一个人。

9、三顾茅庐是形容一个人尽力去请别人做某件事情,在多次邀请下才得到了对方的答应

10、意思是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推崇某人,不惜费尽心思去找他。

12、愿意为你三顾茅庐的人是非常重视你的人。

13、然而,刘备并没有放弃,他派人再次前去邀请诸葛亮,但诸葛亮仍然婉拒。于是,刘备又派了第三个使者前去拜访诸葛亮,并在他的门前等待了三天三夜,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执着和诚意所感动,决定成为他的军师。

14、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5、第一次去没见到人,

16、侥幸(jiǎo)岂可相强(qiǎng)纶巾(guān)

17、拜谒:拜访谒见。

18、第二次也没见到人,

19、为了表达自己的真诚,刘备没有到诸葛亮的府邸,而是亲自前往诸葛亮的草庐,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在草庐中,刘备向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景,诸葛亮也向他讲解了自己的见解和计划。最终,两人一拍即合,成为了一对完美的合作伙伴。

20、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21、谬(miù)倾颓(tuí)窃命(qiè)

22、三顾茅庐里的茅庐是指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在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住在一个茅草搭成的简陋屋子里。

23、在古代,庐山是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或者特别亲近的人才会三次前来拜访,这样才可以体现出对这个人的珍视和重视。

24、曹操来报仇,被赵云单枪匹马立与营门前,曹军不敢上前后退,赵云趁势和黄忠各领一军杀败曹军。

25、三顾茅庐指的是刘备,一身是胆指的是赵云。

26、《三顾茅庐》重点字词整理:

27、“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

28、答,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大汉皇叔刘备一心匡扶汉室,但因自身缺少谋臣,不能成功。经水镜先生提及和徐庶推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一身是胆指的是赵云。在刘备收复两川,曹操:平定汉中双方发生战争,黄忠杀了夏侯渊抢了定军山。

29、拜谒(yè)今番(fān)叱(chì)

30、刘备手下大将赵云武艺高强,万人中敢取上将首级,在长坂坡怀揣阿斗(刘备之子),杀了个七进七出。当刘备见到赵云时,说他一身是胆。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意思

31、三顾茅庐指的是汉末刘备三次前往南阳卧龙岗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成语用法: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含褒义。成语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向别人请教问题,或者有求于人,态度一定要真诚,并且要有耐心。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像刘备一样,不因此而鄙视诸葛亮,因而蜀汉皇朝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辉煌。假设刘备无礼节,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

32、由于三顾茅庐的典故,故事中刘备多次三顾草庐请诸葛亮出山,最终成功聘用了贤才,因此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经过多次努力请人后达成心愿的情况

33、所以,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一定要好好珍惜。

34、沔水(miǎn)殆(dài)民殷(yīn)

35、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36、回答如下:三顾茅庐是指诸葛亮三次拜访草庐,说服了刘备出山,并成为了他的军师,一起开创了蜀汉。

37、说明这个人打心眼里看重你的才华和人品。

38、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39、刘备还是坚持第三次找到了诸葛亮,交流后,邀请诸葛亮出山。才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和结局。

40、存恤(xù)箪食壶浆(dān)鄙贱(bǐ)

41、在现代社会中,“愿意为你三顾茅庐的人”可以被理解为真正重视你和珍视你的人,他或她愿意为你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冒着危险。

42、先主至看了地势后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43、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4、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45、第二次去,诸葛亮还是没在,关羽,张飞就有点怒了,不想等,也不想找他。

46、三顾茅庐里的茅庐指的是草房,三顾茅庐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住处。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

47、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8、原意是指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自己。后人用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49、三顾茅庐是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50、成语出处:

51、鹤氅(chǎng)汉室末胄(zhòu)愧赧(nǎn)

52、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53、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

54、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刘备奋战半生,没有立足之地,不知道如何发展,他听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就打算请他出生,辅佐自己,于是,先后三次到诸葛亮住处拜访诸葛亮,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

55、意思: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顾:拜访。三顾茅庐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56、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

57、第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向他请教安邦定国之道,诸葛亮给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史称隆中对,随后诸葛亮跟着刘备出山,担任军师,让刘备集团渐渐强大起来。

58、其实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更浪漫的说法,曾说某个女子追求自己喜欢的男子,用了三次邀请,终于留住了自己的爱情,也因此三顾茅庐用来形容不轻易放弃,并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59、三顾茅庐里的茅庐指的是草房,三顾茅庐又指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60、意思: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指的是什么意思

61、因此,如果有人愿意为你“三顾茅庐”,就说明他非常尊重你、信任你或者需要你的帮助,希望与你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62、成语解释:

63、刘备请诸葛亮(字孔明`)一身是胆指常山赵子龙将军。

64、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原作如下: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65、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刘备的军师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刘备与两个兄弟关羽、张飞前去请诸葛亮出山,

66、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7、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68、“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某人非常重视另外一个人,多次邀请他到自己的家中,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推崇。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三顾茅庐》。

69、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70、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

71、故事讲述的是,刘备三顾草庐,最终说服诸葛亮出山,共同抗击曹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三顾茅庐”成为了一种表达感激、推崇和尊敬的方式,也被用来形容对某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72、指的是刘备请孔明出山,一同匤扶社会,一身是胆讲的是关云长,足智多谋,行事稳重,張飞虽有虎胆,但行事草率,并还是个酒鬼,坏了刘备不少的事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