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防微杜渐的典故

防微杜渐的典故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防微杜渐的典故

1、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当时人们都以为这是不祥的征兆。

2、他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家除掉这一隐患。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以此为借口,上书皇帝,认为这是个不祥征兆,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3、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

4、“咬耳朵、扯袖子”:“咬耳朵、扯袖子”是对干部进行经常性管理监督的形象比喻,是从严教育干部、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监督干部的重要措施,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激励,多做规范言行、防微杜渐、纠偏纠错的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干部犯错误、犯重复性错误、犯大错误。

5、于是丁鸿就借此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的危害,提出要防微杜渐,趁着窦氏一族的权力还不大,及时制止,以防后患。

6、纸上谈兵,不如现身说法;

7、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

8、《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

9、讲的大臣丁鸿在天上发生日蚀时,上书和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如果陛下能亲自整顿政治,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稳固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10、善于发现问题。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

11、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12、防微杜渐的典故

13、近义词:防萌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防万一、防患未然。

14、“防微杜渐”没有下一句。防微杜渐是一个成语,拼音是fángwēidùjiàn,意思是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15、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建议,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知道自己重罪难逃,都畏罪自杀了。

16、“防微杜渐”的意思是:比喻在错误或者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17、丁鸿是东汉时期一位很有学问的大臣,对经书极为通晓。

18、《左传》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中,防微杜渐的典故是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了一种智慧和策略。

19、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20、防微杜渐的典故是出自《左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韩宣子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防患于未然的策略,及时处理小事情,避免了大祸的发生。

21、意思是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22、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年幼,便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篡权。看到这种现象,很多正直的大臣都为汉室江山担忧,其中有一位重臣名叫丁鸿。

23、最早出自于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防微杜渐”。

24、总之,防微杜渐的典故告诉我们,只有注重细节,及时处理小问题,才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大祸的发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细节,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善于发现问题,培养细心的习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25、“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者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26、成语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防微杜渐”。

27、【名句·出处】

28、东汉和帝时,窦太后掌握朝政,窦宪兄弟专权,一般官吏溜须拍马,上下巴结,政治十分混乱。有个做司徒的叫丁鸿,看到窦宪兄弟专权扰民,便借日食出现的机会,向和帝上了一份密奏,信中说道: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下的形象。日食出现,是做臣子的在侵夺君王的权力……在春秋的历史里,日食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下杀死的有三十三人,这些都是因为做臣子的权力太大所致。接着,丁鸿历数了窦宪飞扬跋扈君王的罪状,最后说:“现在上天已给我们预警,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祸殃的`发生,如果您能亲自处理政事,从小的地方着手,把一些坏人坏事防范在萌芽状态,那么凶恶的祸源可以除去,吉祥的事就会接连而来。”

29、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古人说过,你站在河塘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幻想着鱼儿到手后的场景,还不如回去下工夫结出一张渔网以捕鱼,让愿望实现。

30、捶胸顿足,不如亡羊补牢;

防微杜渐的典故

31、指的是东汉和帝时,窦太后和她的兄长窦宪强势霸权,和不畏强权的丁鸿为朝廷消去隐患。

3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33、【典故】

34、意思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35、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36、防微杜渐”指的是大臣司徒丁鸿在对窦太后的专权十分气愤,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

37、身心交瘁,不如以逸待劳;

38、此典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39、防微杜渐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大的危机。因此,我们要注重细节,及时处理小问题,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40、注重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细节,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问题,及时处理。

41、汉和帝即位时年仅十四岁,因此便由窦太后主持朝政。窦太后的哥哥窦宪是大将军,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窦氏肆意任用窦家的兄弟为文武大官,密谋篡权,汉室江山岌岌可危。

42、当时东汉和帝继承皇位,但朝政大权却把持在窦[dòu]太后手里。而且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独揽国家军政大权。面对宫廷里的这种现象,很多正直的大臣都为汉室江山担忧,丁鸿也不例外。

43、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44、操作及建议:

45、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46、《汉书·董仲舒传》:“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7、防微杜渐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喻老》,原文为:“夫微妙之末,一毫而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见微之与细,幸甚至哉。”该典故指出:往往人们忽略微小的问题,认为不值得在意,但这些微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灾难,因此应该及早发现并加以防范处理。

48、故事的主人公是晋国大夫韩宣子。他在治理国家时,非常注重细节,认为“微不足道者,皆可杜也”。他经常处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修缮城墙、整治河道、修建桥梁等等。这些小事情看似不重要,但是却能够防止大祸的发生。比如,有一次,韩宣子发现城墙上的石头松动了,他立即命令修缮,避免了城墙坍塌的危险。又比如,有一次,他发现河道淤积了,他立即命令清淤,避免了洪水泛滥的危险。

49、例句: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不大,但是要做好防微杜渐的准备。

50、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类似的名言警句:

51、预防为主。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防患于未然。

52、韩宣子的做法得到了晋国君王的赞赏和支持。他认为韩宣子的做法是“防微杜渐”,即防患于未然,杜绝祸患。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53、防微杜渐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雍门之后,不可不防也。防微杜渐,乃君子之道也。”

54、深度解析:

55、语出《淮南子·说林训》,原文:“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56、望洋兴叹,不如破釜沉舟;

57、译文: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再来打鱼。

58、事实说明,丁鸿提出“防微杜渐”的主张是很正确的,也说明丁鸿是一个勇敢机智的英雄,为了国家的稳定,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

59、这个典故讲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在面对某些小小的危险的时候就应该采取措施,不能等到危险变得非常严重之后再去应对,因为这时候就很难解决了。防微杜渐就是说,在面对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个典故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启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预见性和预防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要等到问题变得难以控制才去想办法。

60、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防微杜渐的典故

61、大臣丁鸿对窦家的专权十分不满,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62、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原文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63、他在奏章里说:“我听说太阳是阳气精华,保持充实而不亏损,是国君的象征;月亮是阴气精华,按照一定的规律盈满缺损,是臣子的表征。因此日食是臣下侵犯君王,阴气凌驾于阳气之上的表现;月圆满而不亏损,是臣下骄盛到头了。……如今大将军窦宪虽想要约束自身,不敢有越轨差错,但天下远近之人都惶恐害怕地秉承他的旨意办事,刺史二千石刚升官便去拜见告辞,请求通报等待回答,他们虽接受的是皇帝赐的符玺,受的是尚书、御史等台属的约束,却不敢随便离去,时间长的竟达数十日。背弃王室,倾向私门,君王威严受损,臣下权势隆盛。君臣之道相背离于地下,效验便在天上出现……陛下应该感到畏惧,及早防止祸害。”

64、杞人忧天,不如防微杜渐;

65、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穿破岩石的水,一开始都是涓涓细流,长到天上的大树,也是由刚露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安定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66、丁鸿还说:“如果治理天下善于自省,防微杜渐,那么凶兆妖邪就会消失,福气就会到来了。那损坏山崖破坏岩石的水,它的源头不过是涓涓细流;冲破云霄遮天蔽日的树木,起自葱郁翠绿的幼枝细芽。禁止微小的事物容易,一旦到了后期就困难了,没有人不是因为事情小而忽略而使它变大了。

67、培养细心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培养细心的习惯,注重细节,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问题。

68、反义词:江心补漏、养痈遗患、放任自流。

69、此典故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70、“1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句中的杜,是堵住的意思;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

71、丁鸿是东汉时期一位很有学问的大臣,对经书深有研究,极为通晓。他对窦家专权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是不祥的征兆,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未做大之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这样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72、汉和帝本来就有这种削去窦家权势的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职,窦氏兄弟们因此被逼自杀。

73、画蛇添足,不如循规蹈矩;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