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孙权的人物形象
1、孙权对刘备的隐忍其实是基于大局出发,一是曹操是主要敌人,刘备的力量只能利用,不能削弱。
2、一生功大于过,算是一代明君。
3、孙策死时,东吴只有五个郡,分别是吴郡、丹杨、庐陵、会稽、豫章,由于刚打下时间不久,民心并未完全归附孙氏,偶有暴动之事发生。孙权先后派出人去平定,使得五郡逐步安定。
4、举发吕布:孙权在与曹操的交涉中,举报了吕布的叛乱计划,使曹操得以及时采取措施,保住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5、孙策平定江东时,孙权才15岁,但名气已经非常大了,被郡守举为孝廉,成为朝廷的备选人才了。
6、一、承担能力强,危急时刻敢于挑担子
7、三、隐忍能力强,坚持把笑声留到最后
8、礼贤下士:刚刚接手江东的时候,听从大哥遗言外事不问周瑜,内事不问张昭,开了招贤馆,广纳天下名士。
9、第二次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
10、当时东吴的文臣有张昭、张紘、陈端、秦松等人,其中张昭最老成,也最先支持孙权。
11、如果说三国谁最能忍?第一是司马懿,第二就应该是孙权!
12、因为孙权下手狠,处理得当,因此避免了"开门揖盗"的悲剧发生。
13、深藏不露:关于赤壁之战,孙权其实是主战的,因为以他的性格刚毅,他是不可能投降的,父亲大哥用性命换回的城池他是不会想让的,但是在开会的时候,文官主降,武官主战,他一直都没表态,不露声色,知道周瑜回来解了他的疑惑,这才宣布开战。
14、略有自负(年轻人的通病):赤壁之后,孙权兵分两路,一是周瑜取荆州,二是自己带领取合肥一代,自己就久攻不下,调周瑜兵马来帮忙,结果程普带兵到了,孙权确说:不用新兵,看我带自己的士兵先打一仗,现实实力,结果小命差点丢了。
15、岁时孙策因为打猎落单,被许贡的门客们射成重伤,不治身亡,死前没有传位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而传位孙权。17岁的翩翩少年,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就被迫承担起统领江东六郡的重任。没有任何准备的孙权,被张昭扶上马,以江东主人的身份去巡视军队。
16、建立吴国:孙权在孙策去世后继承了其父的遗志,建立了吴国,并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17、并补叙昔日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
18、第一次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19、孙权是个有胆略,顾大局,名事理,辨忠奸的人。
20、纵观孙权一生,不管是生存环境有多恶劣,都能扛得住、担得起、忍得下、敢亮剑,审时度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推动东吴平稳地向前发展,并创下一方帝业。当得起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
21、四、自控能力强,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22、吕蒙:憨厚老实,知错能改,有上进心。
23、而孙权则利用曹魏的中立,全力以赴对付刘备,最终通过一把大火把刘备烧回白帝城,成功地扭转了危局。
24、礼贤下士:刚刚接手江东的时候,听从大哥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开了招贤馆,广纳天下名士。
25、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26、孙权是个苦命的娃!9岁时父亲孙坚与刘表交战,被黄祖射成刺猬,少年丧父的孙权只好跟着哥哥孙策相依为命。孙策在为父亲守丧时果断把母亲置好,自己去找袁术借兵,以平定江东,十来岁的孙权就跟着哥哥孙策参与平定江东的战争,并且年纪轻轻经常给孙策出谋划策,让孙策非常惊奇。
27、重视家族利益:孙权十分重视家族利益,为了维护家族地位和利益,常常采取强硬手段。
28、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后,刘备也急吼吼地登基称帝,以续汉统。这时候孙权完全也可以登基称帝,但孙权不愿意,继续做曹魏的吴王。
29、对一个政权领导人来说,最不可预测或者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战争,特别是灭国性质的战争,一旦失败,可能就会身死族灭。
30、孙权是个聪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有策略的人,同时孙权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情绪化,我们认真了解一下孙权的人生。
孙权的人物形象
31、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32、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33、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34、夷陵之战后,本来孙权是获胜一方,完全可以乘势追击,灭了蜀国,换了曹操、周瑜一定这么做。但是孙权考虑北有曹操强敌环伺,自己刚经历大战,元气需要恢复,孙刘联盟还需要,因此,孙权以战胜国的身份主动向刘备议和,从此吴蜀再也没翻过脸。
35、谨慎小心:孙权非常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和分析形势,不轻易做出决策。
36、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有上进心,不服他人。
37、合纵抗曹:孙权与刘备、孔明等人合作,组建了抗曹联盟,共同对抗曹操的统治。
38、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39、待人和蔼:孙权待人和蔼,尊重士人,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40、孙权字仲谋,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江东小霸王孙策之弟,演义中对他的描述是紫发碧眼,像个外国人一样,跟他的父亲长的都不一样,是东吴开国皇帝,史称吴大帝,曹操常夸他生子当生孙仲谋,是草船借箭的原型,有一个最大的污点,就是领十万兵在合肥被张辽800人打败,人送外号孙十万,晚年昏庸,滥杀功臣,但是带领江东走向富强
41、善于妥协:孙权善于妥协,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中寻求平衡和妥协,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42、⑴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43、孙权容貌很俊郎,富有正气,他为人很大方和开朗,喜欢结交朋友和收贤才为账下之将。
44、二、抗压能力强,泰山压顶敢于亮剑
45、二是孙权的根基在长江下游,曹操随时要卷土重来,所以需要腾出精力去经营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所以才有了四次合肥之战。
46、继承父兄所留领地,与曹操和刘备争霸三国,曹操曾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其有高度评价。
47、其三,内部根基不稳,外部山越虎视眈眈,形势非常微妙。
48、审时度势:孙权在刘备占了荆州之后,完全可以趁他脚跟未稳用得胜之师大举进攻,但是考虑到曹操的因素,还是顾全大局和刘备联盟(其实都快气死了),后来关羽打曹操的时候是偷袭的好时机,孙权也是先想到的是接亲求和,然后被关于拒绝,所以才偷袭的荆州。
49、这场战役刘备声势浩大,实力比孙权要高一筹,而东吴能打的几个将领周瑜、鲁肃、吕蒙都已经先后过世,关键时候,孙权大胆起用青年书生陆逊,并且用人不疑,最终重演了赤壁之战的辉煌。
50、孙权的吴国建立虽然是一个割据的不完整的政权,但是吴国在开发长江流域和江南做了大量工作,使得江南由原来的未开化之地,逐步成为鱼米之乡,为后来的衣冠南渡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51、通过这些铺垫和衬托,孙权已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英主的初步印象。
52、《三国志.鲁肃传》: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53、孙权:爱下属,好学习,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君主。
54、其次,周边强敌环伺,有些部下不服孙权,处理不好会开门揖盗。
55、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56、三是需要腾出精力去经营交州。
57、孙权的隐忍主要体现为处处以大局为重。
58、孙权:直言不讳,赏识人才,能发现别人的潜力并善于开发,是个贤明的君主。
59、曾被张辽八百士兵击败十万大军,溃败狼狈奔逃,此污点,为君主合格,为将则不堪,老年后昏庸滥杀功臣,子嗣继承问题令其烦恼不断。
60、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孙权的人物形象
61、首先,东吴的文臣武将都在观望,处理不好随时有可能散伙。
62、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63、孙权审时度势,再次选择隐忍,上表向曹魏称臣,以换取曹魏中立,或者希望曹魏从北面进攻蜀汉,以缓解孙权的危机。
64、使用美人计,本想诓骗刘备来东吴杀掉,未想其妹孙尚香与刘备假戏真做结为夫妻,赔了夫人又折兵。
65、孙权知人方面有个很经典的案例。吴楚之战的时候,诸葛瑾给刘备写一封信,就劝说刘备应该以大局为重,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劝说刘备化干戈为玉帛。孙权弄死了关羽,刘备和关羽情深,一则利用关羽在士兵中形象,借此吞并荆州。二则替关羽报仇,维护自己重感情的仁义形象。
66、鲁肃:鲁肃是一个有大谋略、大才干的人,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干。
67、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68、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两军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69、因为周瑜推荐,鲁肃初见孙权,酒宴后孙权单独留鲁肃榻上对饮,鲁肃向孙权献出了著名的《榻上策》,也称为鲁肃版的《隆中对》,建议孙权先立足江东、再并吞刘表、据有长江后称帝,然后图天下!对这一宏伟构想,孙权很兴奋,但却不敢真实施:
70、三顾茅庐:孙权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成功说服其出山,成为东吴的重要谋士。
71、三国历史上发生过著名的三大战役,每一战对交战双方都生死攸关,孙权的东吴政权就经历了两次,这两次孙权都顶着巨大的压力扛下来了,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72、孙权的性格特点:头脑机智深藏不漏、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略有自负。
73、孙权年纪轻轻,但是抗压能力特别强,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度!
74、外部有山越,不服孙氏统治,时常袭扰东吴。孙权先后派出得力干将前往镇抚。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山越背后捣乱,孙权直接回兵打山越,让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为剧县令长。山越这才安稳一点。
75、吕蒙:(178~220)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才疏学浅。在文中善于听取意见,受到孙权批评后知错能改,并谦虚勤奋好学,为人坦诚、豪爽、自豪、直率,并广结良友,与鲁肃结为朋友。
76、您好,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君主,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77、孙权除了忍曹魏、忍刘备,还能忍东吴内部的人员。孙权喜欢射虎,苏轼词中"亲射虎、看孙郎"就是说的孙
78、孙权、吕蒙、鲁肃是《孙权劝学》中的主人公,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79、审时度势:孙权在刘备占了荆州之后,考虑到曹操的因素,还是顾全大局和刘备联盟,后来关羽打曹操的时候是偷袭的好时机,孙权先想到的是接亲求和,然后被拒绝,所以才偷袭的荆州。
80、作者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突出他的盖世武功,以此来表达出作者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鞭挞和不满。
81、夷陵之战前,孙权面临着两面受敌的囧境。西面的刘备已经顺江而下了,北面的曹魏有可能同时来攻打东吴,如果那样,东吴将有可能灭国。而事实上,曹魏内部,刘晔就主张配合刘备进攻孙权,借机灭掉东吴。
82、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在文中孙权关心、亲近吕蒙,积极劝导吕蒙学习并耐心教导,对吕蒙要求严格,严格当中又带有关心和厚望。说明他懂得关心与爱护部下。
83、孙权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
84、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通过这些铺垫和衬托,孙权已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英主的初步印象。
85、孙权刚即位时,周边也是强敌环伺。荆州的刘表是江东的死敌,孙坚就是死在刘表的手下大将黄祖的手里。
86、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在赤壁联合对抗曹操,最终取得了胜利。
87、夷陵之战以后,孙权通过与刘备议和,稳定了西部边境,又与曹魏交锋,拉锯了七年之后,确认曹魏无力灭吴,才于229年称帝。
88、孙权刚接手江东,面临着巨大的内忧外患:
89、重视文治:孙权十分重视文治,善于任用人才,推行多项政策,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90、孙权拜张昭为师傅,拜周瑜、程普、吕范为将军。并向天下招贤,鲁肃、诸葛瑾等贤才陆续来到东吴,局面初步稳定。
孙权的人物形象
91、张昭、周瑜认为孙权能成事,率先表示臣服,这样才带动旧有文臣武将都臣服孙权,初步稳定了局势。
92、因为吴蜀建立同盟,孙权对蜀汉和平相处,主要精力集中于北方的曹魏。
93、孙权对刘备的隐忍,不仅让自己的三个目的都得以实现,还利用魏蜀交战的机会袭取荆州,不仅收回南郡,荆南四郡也一并夺取。就相当于借高利贷,不仅收回本金,高额利息也收回来了。这就是隐忍得到的回报。
94、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95、孙权,坐拥江东数十年,有极高的军事、政治才能,幼年时随父亲孙坚南征北战,后在其兄孙策死后接管江东。孙策曾说,行军打仗,卿不如我,选贤任能,我不如卿。少年老成,善于用人。但晚年便变得专制、昏庸。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军事家,其才能不在刘备、曹操之下。吕蒙,东吴大将,曾与陆逊策划并发起荆州之战,大败关羽,后成为东吴都督。年少时,不喜读书,鲁莽冲动,时被孙权责备。后来发奋读书,引得众人刮目相看。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周瑜死后,领东吴夺取荆州,稳固局面。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能力可比魏之张辽,蜀之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