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三顾茅庐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1、三顾茅庐的历史背景
2、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3、三顾茅庐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
4、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5、关羽:三顾茅庐中关羽虽然很不屑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感到气愤和无奈,但却一直隐忍下来,不像张飞那样抓狂,这说明了关羽高傲却顾大局。
6、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刘备的特点是:持之以恒、谦虚、礼贤下士,坚持,相信自己的眼光。
7、刘备:当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剑指荆州,刘备能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但其人善忍又有谋略,在荆州待了六年听了别人的意见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庐中以师带之三寻看见。
8、身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等待伯乐,之后,刘备三顾茅庐,再现隆中对,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9、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10、定而思动,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于茅庐中等待刘备,最终两个达成协,志在平定天下。
11、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乐毅,谋定而思动,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于茅庐中等待刘备,最终两个达成协议双双把家还。
12、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特点是:有勇有谋,智计无双。其实他在前两次拒绝刘备,其实就是在考验他,看他是不是真心的。
13、而张飞不一样:“俺直接把他捆来”,“去屋后放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14、张飞:从当时的话“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莽撞之人。
15、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乐毅,谋
16、刘备谦虚诚恳。诸葛亮顾全大局
17、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开出刘备的特点是:求贤若渴,坚持不懈,自信的特点。在他听说诸葛亮的名声之后,马不停蹄的就去找他了,而且在拒绝两次之后,仍然去求他出山,很相信自己的眼光。
18、满腹经纶、彬彬有礼、贤能。
19、三顾茅庐时,刘备像着了魔一样,完全不顾及身份和体面去乡野之地找寻传说中的诸葛亮,见到个人就下拜,关羽心里真不是滋味,心想:好歹也是大汉皇叔,去拜见一个乡下腐儒,自讨没趣,
20、《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恃强却不凌弱,颇识春秋大义,性格清高孤直,
21、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特点是:智计超群、持守谨慎三思而后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2、刘备的性格是坚持不懈,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持之以恒,谦虚爱才有耐心,心胸宽阔,情义深重,忠厚待人,重视人才虚怀若谷
23、“大哥,没知识分子咱照样干”,
24、三顾茅庐人物性格特点
25、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26、刘备因为徐元直相助,体会到了谋士的好处,就训斥张飞,顺便做关羽的思想工作,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处处碰壁寄人篱下,就是没有知识分子,曹操帐下谋士如云,他才有今天的成就,孙权坐拥六郡八十一州还在招聘人才,何况我们?仅靠撕杀能行吗?
27、关羽:三顾茅庐中关羽虽然很不屑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感到气愤和无奈,但却一直隐忍下来,不像张飞那样抓狂,这说明了关羽高傲却顾大局。
28、刘备:当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剑指荆州,刘备能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但其人善忍又有谋略,在荆州待了六年听了别人的意见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庐中请诸葛亮。
29、刘备:当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国北
30、方,剑指荆州,刘备能三顾茅庐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但其人善忍又有谋略,在荆州待了六年听了别人的意见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庐中请诸葛亮。
三顾茅庐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31、扩展资料:
32、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33、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乐毅,谋定而思动,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于茅庐中等待刘备,最终两个达成协,志在平定天下。
34、张飞属于直男,心里藏不住话,关羽心眼就多一点,先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劝说,见了面看看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再来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