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物候的作用
1、对农业重要性:
2、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3、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
5、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6、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现象。
7、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
8、“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9、物候现象非常广泛,大自然中,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
10、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
11、大自然的语言中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在于: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等。
12、“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
13、“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
14、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15、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16、②品种不同,物候变化便存在差异。对于人为作用的影响,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特性非但在形态上有差异,在物候变化方面也有差别。大多数品种的物候差异不大,在同一个物候内相差可能只有若干天,如碧桃、牡丹等植物.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几种不同品种。小部分品种物候差异大些,如桂花类的四季桂、日香桂一年可重复多次开花,而不仅只是在八月份开花。对于栽培景观苗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延长花期。
17、①树种不同,物候变化有差异。不同树种由于遗传特性不同,物候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如梅花、腊梅、玉兰等的物候为先花后叶型,一般早春开花;与此相反,紫薇、木槿等则是先叶后花型,多在在夏季开花;桂花尽管是先叶后花型,却是在秋季开花。栽培景观苗木时,可以利用这种物候的相互差异合理搭配树种,可以达到三季有花的观景效果。
18、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自然现象。
19、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而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20、③地区不同,物候变化不同。同树种、品种的苗木的物候阶段由于受当地气温的影响,而温度的周期变化又受制于所处地理的纬度、经度。凡大陆性气候特点强的区域,冬季严寒而夏季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