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鱼我所欲也考点【好句摘抄109句】

鱼我所欲也考点【好句摘抄109句】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鱼我所欲也考点

1、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2、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4、曾益(zēng)拂士(bì)

5、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8、(2)动作状: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10、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11、古义:这;

12、(1)使动用法:

13、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14、文言文看似变化多端,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要考查的知识点也就那么多,所以,在获取新知识时,一定不要忘了前面学的,做到温故知新,不断总结学习经验为自己所用。

15、忍,通“韧”,坚韧

16、(2)富贵不能淫

17、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

18、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19、(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3)拂

22、古义:狱官;

23、拂,通“弼”,辅佐

24、古义;使……惑乱、迷惑;

25、入:在里面,指国内

26、(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7、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28、(4)士

2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30、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鱼我所欲也考点

31、【词类活用】

32、人恒过(过:犯错误)

33、二、具体问题:

34、(1)所以动心忍性

35、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36、喻:明白,了解

37、(3)名作动:

3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9、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0、征:征验

41、【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42、(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3、今义:军人

44、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4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46、古义:征验,表现;

47、古义,捣土用的杵;

48、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49、(2)入则无法家拂士

50、拂:违背,逆,不顺

51、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者是课文中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物品,然后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展开联想。文章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先将框架弄清楚。

52、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53、舜(shùn)畎(quǎn)亩胶鬲(gé)

54、文章思想内容

55、(2)于

56、(4)管夷吾举于士

57、(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8、【一词多义】

59、一、整体把握:

60、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考点

6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2、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63、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64、(3)曾益其所不能

6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6、今义,建筑,修建

67、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68、重点内容

69、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70、(1)发

71、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72、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7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7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6、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77、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78、今义:判断动词

79、重点语句翻译:

80、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8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83、【通假字】

84、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5、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86、重点字词

87、行拂乱其所为

88、任:责任,担子

89、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90、古义:了解,明白;

鱼我所欲也考点

91、一.孟子及其思想

92、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93、(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9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9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96、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97、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98、今义:比方

99、今义:淫乱

100、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101、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102、曾,通“增”,增加

103、【古今异义词】

104、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105、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106、背诵首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知道文言文表达的中心思想,知道文章的结构,知道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107、衡,通“横”,梗塞,不顺

108、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109、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