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王阳明的心学为何被禁优选汇总33句

王阳明的心学为何被禁优选汇总33句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王阳明的心学为何被禁

1、王阳明最看重的,是“致良知”三个字。现在人也经常说“这人还有没有良知啊”之类的话。“良知”一词源于孟子,王阳明之后开始流行。这也说明,心学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多人都能做事凭良心,可见社会性的思想行为早就被导正了。既然这样,心学的存在,不如低调一些。如果想让人生之路更宽广,不妨学习一下阳明心学。

2、一、历史的魔障,逃不开的因果。凡是生命力顽强的新生事物,很难在本时代的本土发展壮大。

3、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4、历史课本上有王阳明,一般介绍的名字是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5、还有一道考试题:问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是,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6、曾经有一个人向王阳明请教致良知的学问,但王阳明告诉他,当你有了成圣之志再来问我。王阳明看出这个人没有修己安人的诚心,跟他说什么都是白说。现代社会注重知识与专业,并不注重个人修养,表面上看心学的作用不大。大多数人忙于生活,没有那颗求学的心,就算把这门学问送到眼前,也不愿多看一眼。

7、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因为两者都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人们认为这两者都是为了禁锢思想。为什么这种想法不对,简单说一句你就明白了。问心无愧叫做天理,问心有愧叫做人欲。

8、如果所有人都喜欢上了同一件事物,那说明此事快到头了。只有少数人明白的才是真理。多数人明白的,往往是世俗观念,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跟风,时间久了必然弊端尽显。

9、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化解旧事物的弊端,新事物越顽强,就说明旧事物越根深蒂固,新事物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噬。心学也是如此,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理学的弊端。但元、明、清都是理学占主导,科举考试都是以理学为蓝本。心学对于科举考试没有多大作用,若改变科举内容,更使得学子们白白十年苦读。从上到下都是心学的阻力,不能壮大也在情理之中。

10、多年以前遇见过这样一道考试题:王阳明与朋友一起野外赏花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可见此花不在你心外”。你如何看待这句话?如果是选择题,那么正确答案是主观唯心主义。

11、了解心学的著作主要有三个:《王阳明全集》,记录了王阳明一生的事迹;《大学问》,王阳明对于《大学》的解释,集中了他的思想精华;《传习录》,王阳明的语录,记录了他说过的话以及书信。阳明心学本身是对传统儒学的导正,并非没有根基的创新,因此不需要自成体系。它吸收了儒释道三家之精华,隐约能看见禅宗的影子。如果大肆推广,资质偏差的容易落入空想,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中下之资。虽然也有下学而上达的方法,但毕竟心学还没有完善的系统。

12、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3、五、阳明心学也许只适合少数人。要想学习心学,最起码要有修己安人的志向。

14、王阳明告诉你,此花与你,同时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同归于寂”,另一种是“一时明白起来”。此时是那种状态,取决于你的心有没有动。没看见就无从动起,别人告诉你那里的花很好看,你也不会动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看见鲜艳的花,你的心不动吗?因此才说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心学是多么活泼灵动。

15、四、没有完善的体系,担心学者只知空想不知实干。

16、但我认为这样定论却是有失偏颇的。

17、理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们学它就是为了科举考试,理学做学问的方法对不对,没有人思考。科举考试是最公平的晋升方式,但只是为了晋升而来的,往往没有能力造福一方。最后阳明心学不得不应运而生,来化解理学的执着。若化解不了,只能解决,而解决的方式往往不会太友好,尤其近代,连废除汉字的口号都提出来了。现在的人不也是如此吗,盲目地跟风考学、赚钱,从来没想过这一生应该做什么。现在或将来,必然存在一种事物来化解这种风气,如果你没被化解,那就等着被解决吧。一门学问若想不断进步,不能成为普遍。

18、通过下学而上达有所成就的,也有很多。比如钱德洪,许多阳明心学的著作都是他整理的,他对心学的继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还有曾国藩,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国藩的资质一般,就是非常勤奋务实,被后世称为“半个圣人”。

1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不存在;你来看此花时,此花存在。如果这么想,就是把所有人当成傻子,到底存不存在,心里没数吗?看到一个“寂”字,看到“心外无物”,就认为是唯心主义,这本身就是主观臆断。

20、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定论上,阳明学说又被视为主观唯心论,在哲学史上暗淡无光。

21、四、没有完善的体系,怕学生只知空想不知实干。

22、心学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首先是由清初思想家提出的,认为心学门徒空谈误国,所以心学导致亡国灭种。可是我认为这不是心学的问题,是心学门徒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心学的问题。

23、一、凡是生命力顽强的新生事物,很难在本时代的本土发展壮大。

24、不是心学导致明朝灭亡,而是没有好好学习贯彻心学导致明朝灭亡。

25、三、学术界对阳明心学的误解。

26、有王阳明,介绍的名字是王守仁。

27、因为中国思想的传统,历来注重实用,不重思维理论,因此其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

28、二、为而不争才是上策。

29、王学在明末甚至还被批评为“谈玄课虚”,“游谈无垠”,连清初的进步学者也把明朝的灭亡归咎于阳明学说的空疏无用。

30、总结:阳明心学为何不被现在人重视?

王阳明的心学为何被禁

31、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没有人愿意接受,却在汉朝以后,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佛教源于印度,现在的印度却没有佛教,反而兴盛于中国和东南亚;巴黎公社短暂的新生,苏联短暂的巅峰,最终却在中国开花结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越完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阻碍就越大,中国却集四次工业革命于一身。这么多顽强的事物都集中在中国,想到这里我惊了。中国文化的兼容性有多强,已经不能用言语表述。

32、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接受的都属于启蒙和普及性质的知识。王阳明的知识体系属于哲学的深层研究,让没有完成知识普及的学生来学习与他们知识脱节的内容,很显然不符合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义务教育课本才没有选择王阳明的作品。

33、王阳明只是个地方官,没有进入过权力核心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