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句子大全 > 唯美的句子 > 送别诗中的意象-通用23句

送别诗中的意象-通用23句

栏目: 唯美的句子 来源: www.jsqq.net 时间: 1970-01-01 08:00

送别诗中的意象

1、月亮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2、《诗经》”长亭“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哀江南赋》庚信”思乡类意象: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鸿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李清照”

3、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4、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

5、古送别诗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而古诗的意象,很多有相对固定的寓意。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现。

6、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1)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2)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3)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长江。  (5)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7)仍:依然。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8)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9)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1]  (10)名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译文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编辑本段  诗歌格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待到达地点,为下文写思乡之情作铺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依难舍。“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引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后又有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7、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一改月的悲伤情调,体现了元夜灯市的欢快气氛,这里"月"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

8、送别类意象: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9、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则是对世事沧桑的感叹,这里"月"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企愿.

10、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的民族,古人更加注重感情的抒发和表达。在遥远的古代,如浮萍般的人生,短暂的相见、长久的别离尤能让人的心情为之大恸。讲究含蓄内敛的古人在诗词作品中往往不把这种别离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相反他们更偏向于借助外物辗转的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借物或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似乎更能体现出他们心中起伏不定的感伤之情。于是在古代诗词精华中就出现了许多与送别相关的意象。而本文正是想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和研究,复原我国遥远古代的部分文化面貌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11、我心本意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舟等。

14、古送别诗意象

15、如: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借"月"表达了对丈夫无限的相思.

16、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17、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18、古诗词中代指忧伤的意象比较常见有8个:柳;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黄昏;细雨。

1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0、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

21、小园香径独徘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一篇:没有了

皮肤推荐